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航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民航的客流量逐年上升,民航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机场安保作为民航安全线上最重要的环节,其安保质量直接决定了民航的整体安全,而这一重要责任不仅落在公安机关身上,也包括广大的机场保安员。我国各地机场一般都由相应的保安服务公司通过派遣保安员提供保安服务,安保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现实中机场保安也存在种种问题。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保安服务公司通过与机场相关单位协调合作,提升机场保安队伍执勤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对于保障我国民航客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满足不断增多的出行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航运旅客流量不断升高,据中国民航网统计,仅2015年3月,国内航线就有3337.2万旅客运输量,港澳台航线有78.4万旅客量,加上332.7万的国际航线旅客量,仅一个月我国民航就有约3748.3万人次的旅客量。截至3月,当年已经累计达到9444万旅客量。此外,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出入境乘客量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乘坐飞机已经成为国人出行的重要选择。民航以其快速、便捷、安全特点在众多的出行方式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越来越依赖的交通方式。而机场安检是乘机出行的第一步,也是保证航空安全的最重要环节。如何在服务与安全,便利与安检中寻求平衡,在保证航空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需求,成为摆在民航、机场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仅靠机场公安机关无法实现,更需要保安服务公司的参与,具体来说就是提升机场保安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安检质量,以此实现民航快捷、方便、安全的乘行品质。
二、适应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
安全是航空首要原则。自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世界反恐形势严峻,各国民航系统面临巨大的反恐压力。2004年,俄罗斯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了爆炸事件,两名自杀性袭击者在该机场登上两架民航班机,并且在空中引爆了炸弹,造成90人不幸遇难。近年来,我国民航客机由于天气等原因,航班延误时有发生,乘客与机场的矛盾事件不断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可以说,现在我国民航面对的反恐维稳压力前所未有,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不安全因素,机场安保除了要引进和运行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安检措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加安保人员和提高安保人员素质。机场保安作为重要的安保力量,其安保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航、机场的安全形势。
机场保安是机场安全防范的重要力量,在公安机关指导下,按照保安服务公司的要求在机场提供安检、巡逻等安全服务,在保障机场安全方面体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透过近年来媒体及乘客个人反映,在机场安检过程中,保安人员执勤服务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得体、巡逻不按照规定进行等问题突出,乘客与保安人员的冲突时常发生,这成为制约机场安保质量提升的因素,也构成对航空安全的一大隐患。
一、保安人员业务技能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机场的特殊地位,机场保安每天肩负的安保任务极其繁重,保安人员不仅要有责任心、时刻保持警惕性,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高科技安检仪器,更需要具备先进的安保理念。这对于一些缺乏长期正规化培训的机场保安员来说十分困难。机场是人员集中、流动频繁的场所,保安人员的安检对象复杂,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多,容易发生突发事件。此外,由于机场是国家对外开放和在国际舞台树立品牌的重要平台,机场保安人员不仅要面对国人,还需要接触大量的外国人,保安人员的语言表达、安检动作、工作态度、专业水平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我国保安队伍整体学历水平不高,缺乏长期的专业培训,外语水平和国际先进安保理念欠缺,种种原因都制约了机场保安员的长期职业发展。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场保安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二、机场保安的工作重点有待明确
机场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机场安保需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机场保安员应该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逻和重点人员的检查。一般而言,乘客乘坐飞机起飞前一般会在机场依次经过机场大厅、安检区、登机廊桥、飞行区、机舱等几个功能区,保安人员的工作重点也要相应调整。首先是机场大厅,这是人员最多、流动性最强、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地点,机场大厅往往成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的聚集区,而不满情绪多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保安人员在这部分区域除了例行的巡逻外,还要着重预防人员的扎堆,以免产生群体性事件。安检区是机场安全的关键,保安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安检设备,更要事无巨细,认真检查每一件可疑包裹及每名可疑人员。登机廊桥连接着机场和飞机,是乘客登机和下飞机的通道,该部分容易发生不同班次飞机乘客的混流,因此保安人员一方面要及时提醒,以免人们走错;另一方面要严格检查,以免别有用心的乘客趁机破坏。飞行区不允许任何人员进入,保安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严格巡逻守护,以免人员闯入,对飞机造成威胁。因此,机场保安服务公司除了要做好预案外,还要着重使保安人员明确各岗位的工作重点。
三、保安人员的临场处置能力不足
实践中,保安人员一般能做到尽职尽责、发现安全隐患。但是,一些机场保安人员往往缺乏临场的处置能力。保安员不同于民警,保安人员是由保安服务公司派驻到机场,或机场招聘的专门从事安全维护的人员。保安员在一定范围内对机场的乘客和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但是却没有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实践中,保安人员对于突发事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尤其是极端危险分子往往无计可施,应对能力不足。媒体曾报道过多起机场突发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公安机关起到了主要作用,而保安人员的作用体现得并不明显。公安机关在指导保安业务时应当着重培养其临场处置能力,从思维、技能、法律、权限等几个维度使其明白突发事件的处置策略。
2015年6月11日,在我国某机场内,某航的值机柜员因航班延误后没安排好旅客的改签工作,导致几名旅客没有了回程票,而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当时场面一度混乱,现场保安人员极力控制场面,险些酿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处置此类事件上,保安人员与其他部门配合不默契,现场应变力不足等问题充分暴露。2015年6月13日,在我国某机场候机楼派出所T2值班室接到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通报称:有旅客冲闯7C远机位登机口,候机楼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与现场保安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置,这是同一月内第二起机场安全事故。由此可见,机场保安人员的临场处置能力至关重要,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起矛盾激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提高保安人员的工作能力势在必行。
一、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安保理念
安全、便捷、高效始终是民航的主题。机场保安不同于一般地点的保安人员,其接受着世界各国的检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过时、落后的安保理念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延误人们的出行速度,更埋下了一个个不安定的因素,在执勤中也难以得到乘客的配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民航发展时间短、速度快。在这一过程中,硬件设施发展较快,但是软件滞后,具体到安保上,安保设备较完备,但是安保理念却相对滞后。为了弥补该领域的不足,我国民航系统积极加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安保理念。为此,中国民航2010年8月20号在菲律宾马尼拉参加第一届国际航空保安协会,并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巴西、新加坡、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成为该协会的创始国。国际航空保安协会成为我国民航走出国门、我国机场保安加强与外界交流、吸取先进安保理念的重要国际平台。除了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外交流,我国还十分注重国内机场安保经验的分享,例如,2013年6月18日,在广州召开了“首届中国机场安保论坛”,其中对机场保安人员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并对国内机场的安保理念进行了讨论。
二、熟练掌握高科技安检设备
保安人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安保理念,还要掌握各种安检设备。机场乘客多,物品庞杂,安检任务重,机场保安利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是保安技术防范的范畴,也是保安安全防范服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科技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确保了保安技术防范设备的先进性,同机场保安人力防范服务业务相比,保安技术防范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道路,是今后我国保安服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场安保任务重,先进安检设备必不可少。这些安检设备是保安人力防范的补充和强化,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和广泛性。先进的保安安检装备具有震慑作用,致使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作案,而且可以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整体提高对机场区域的动态防范能力。传统的安检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机场安全防范的需要,必须要大力加强机场安保技术防范,同时注重对机场保安员的培训,将保安技术防范与人力防范有机结合起来。
三、遵守职业道德,牢记工作任务
无论是机场安检设备的运用,还是先进安保理念的引进,最终都要落实到保安员责任心上。机场保安人员是保安服务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招聘录用的专门的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的人员。机场保安人员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机场治安秩序的主力军,在机场配合公安机关从事预防犯罪、预防治安灾害事故和进行社会化的安全防范,它属于社会化安全防范组织的一种,但是不具有执法人员的身份。因此,机场保安人员要根据法律规定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既不越权又不失职。其次,机场保安的工作要有所侧重,平均用力只会造成力量分散,重点不分,安保效果下降。一个机场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需要保安人员,保安服务公司要与公安机关制定详细的岗位分布,对于机场围界、安检通道要加派保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