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任性”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出现了“有钱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有权就是任性”等网络流行语,其风靡程度一直持续到今年。“任性”的走红和“跨年”,反映出的是当今一些人在处事中的肆意妄为、不计后果,传递出的则是深刻的做人道理。
太多的历史事实告诫我们,个人的任性会给他人带来危害,甚至会给国家和集体带来灾难。例如,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以致身死国亡;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剥削不顾民众死活,挥霍只求本人快意,最终死于江都之变;除此之外,夏桀的酒池肉林,商纣的剁骨验髓,秦二世的残暴滥杀……这些都是统治者极端任性的表现,其间人民受尽苦难,国家社稷倾刻覆没,教训深刻,引人发醒。
而今天很多人的“任性”,与历史上的任性有相似之处,其恶劣影响也非常之大。例如,一些明星、名人的“任性”做法,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被网民戏称为“监狱风云”的事件,涉及导演张元、编剧宁财神、演艺明星黄海波、李代沫、张默、房祖名、柯震东、高虎等。作为公众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吸食毒品,还容留他人吸毒,甚至于嫖娼。这种“名人”的任性,损害的不仅是自己,还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破坏社会道德准则,遭人诟病。
作为常识,飞机上是明确禁止吸烟的,但有些人任起性来,除了拿自己的生命在吸烟,还果断拿起整架飞机上人员的生命来满足自己的“烟瘾”。2014年8月31日,中联航(成都一北京)航班上,先有乘客在机舱厕所内吸烟,发现后被制止,后经停太原时又有数人在机舱外舷梯口吸烟,引发其他乘客的强烈不满。同样是在飞机上,还有些乘客表现出的任性,也令人膛目结舌。2015年1月10日凌晨,东航(达卡一昆明一北京)航班经停昆明,飞机准备起飞开始滑行时,有乘客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导致飞机放弃起飞,影响了所有乘客的旅程。
去年4月,在宁波打工的4l岁江西人老刘的任性,堪称“有钱就是任性”的典范。其在网购保健品时,在明知被骗的情况下仍坚持向骗子汇款,短短几个月中,老刘累计“被骗”54万余元。事实上,老刘在被骗7万元时就已发现被骗,但他继续选择“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
大干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而在我们身边,不同类型的任性还有很多。究其本质,是当下很多人把任性当成了潇洒,当成了时髦,殊不知,任性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其行为暴露出的是个人素质上的缺陷,后果有的伤及自己,有的伤及他人。任性的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做事时听凭秉性、不计后果,他们无视规矩,缺少原则,不知遵守,不懂克制,做事时无所顾忌、胆大妄为,在任性中享受侥幸的喜悦,当逆境到来时,又破罐子破摔,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危害,极其缺乏公德心和责任心。
一个管理者的任性,往往表现为过于强势,言必“我说了算”,似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心理膨胀产生的任性,使其在面对制度时,敢于无视,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认为制度是给别人定的;对于原则,不懂得坚持,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自作主张、自行其是,做事少了规矩,多了随性。所谓“纲纪一废,何事不生?”最终,任性付出的代价是,其本人会走向与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成为“孤家寡人”,更有甚者,则身陷囹圄,团队也会受其影响,蒙受损失和衰退。所以,作为管理者,做人做事更应该回归理性,更应当对制度、权力有所敬畏。
事实上,生活中的任性是作为一种性格缺陷而存在的,我们说某人“太任性”,劝人“别任性”,一定不是肯定与鼓励,而是明确地否定与批评。很多事实也告诉我们,一般的任性,往往使人不明事理,于己自伤,于人无益;极端的任性,则使人走向人生的死胡同。因此,做人可以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切不可任性,做事可以多些韧性、多些理性、多些谦逊,但绝不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