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相对贫乏的地方,人们的洞察力严格受到思维的阻碍,对事物的看法在当地容易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呜,他们像被灯光诱惑的飞蛾一样,认为光明其实就是黑暗。
那个年头,没有几个家长愿意长久地供孩子读书,也没有几个孩子喜欢读书,这一点村民们都已默默认可。那时候外出打零工太具诱惑力了,把孩子往工厂一放,或是跟人家学学手艺(木工或泥工等)最少也能赚一二百,家里的光景和父亲的面子立马就不一样。所以我固执的读书;似乎前无古人,当时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当然是:某某又寄钱回家了、谁 和谁又去学“手艺”去了。
要说打工,我当时就算得上是个 “材料”,身强力壮,吃苦耐劳。可我偏偏难入“正道”(这里的人都这样认为),喜欢读书;这个耗资无底洞的强家自救之道,我的异类行为似乎让这里的人着急,像我在花他们家的钱一样。有一段时间,我也想外出试一试,毕竟读书;的前途在我和我父亲的眼里还显得有些渺茫,在我们那儿(至少是我们周边)也没有读书考上大学的例证,如此暗淡的光景我又怎能有坚定的决心呢?读初二的时候我差点辍学回家。
真正坚定我读书的信心是我以全镇第一名考上县重点高中,从此开始,我豪气冲天,似乎已成了一名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没有多的共同言语,以至于他们比以前更注意我读书远在天南海北在向父亲问好后还不忘问问我考上没有’这时父亲不再提打工的事,尽管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还是任劳任怨。我知道,他们愿意从儿子身上看到读书胜过打工带来的诱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父母虽然没给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他们总能从给我的爱中产生无限的迁就,贫困的父亲对子女没有太多的人生指导,但他们给孩子的爱并不贫乏。
慢慢地,我不断地意识到我的豪情万丈演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父亲的眼里更加充满了希望和担心。那个七月,是的,就在那个七月,我不成熟的心灵感受到了第一次巨大的羞耻和无助,那个七月我不甘落榜!当我还没有准备面对这个结果时,我就被突然拖到了失败向前,我束手无策的窘态让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甚至无法忍泪装欢,在家无法面对父亲,出外无法面对似乎善意的追问,我只好清晨外出,天黑才回家。那个七月是永恒的黑色的日子,留在脑海的是深深的伤痕;那个七月是永远的噩梦,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闯入我宁静的夜。
第二年,当我真正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泪酣畅淋漓地流下来,父亲更是老泪纵横,为了自己殷切的希望得以实现,为这个七月儿子的喜悦,为那个七月儿子受的煎熬。说句实话,十几年过去了,后来考上大学的情形我已模糊不清,而那年落榜的情形却清楚得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我常常想,做一件事,如果不停地回忆痛苦,那么。再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脱离它的阴影,做事就会失败。
1年前,我离天了原来的单位,选择了东莞,同时也选择了当保安。当有人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的“选择”时,我依然是坚定决心,信心百倍。当炎炎的夏日,我坐在凉爽的办公室里手击键靠,记述保安员英勇事迹的时候,我用自己的心情去分享,感受着他们的荣誉;当万家灯火、逢年过节,我们的保安巡防员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护安宁时,我领咯到了保安的价值与意义……有了这份执着与追求,我慢慢地抹去了七月的阴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怕失败,我更加坚定做事的信心,尽管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风雨,坎坷,我们只要正确面对,那么成功还是属于自己。